老师寄语:
这是一群可爱的宝贝儿
是一颗颗萌动的种子
是一缕缕清新的春风
是一簇簇灵动的浪花
是一束束灿烂的阳光
是一茬即将拔节孕穗的禾苗
且看: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习作展示。
作文题目:
2025年的春节,注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——这是"中国年"被列入人类非遗后的首个新春。当街头巷尾的灯笼次第亮起,春联红纸晕开墨香,鞭炮声与欢笑声交织成网,千年的年俗在时光中愈发鲜活。我们咀嚼着饺子里的团圆滋味,凝视着窗花上的精巧纹路,蓦然发现:非遗的印记不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,而在每一双剪窗花的手,每一句暖心的祝福,每一次对"年"的虔诚奔赴中。文化共长河奔涌向前,我们既是浪花,也是岸………请以春节前后发生的让你开心的、难忘的或者印象深刻的事,也可以以春节期间家乡的风俗或相关的风俗活动为素材,写一篇《年味,从指尖流淌到心间》的作文。文体不限,诗歌除外,不少于600字。
八年级 魏莱
年味,从指尖流淌到心间
腊月,道旁伸向天空的枯枝换上了大红衣衫。北风过,大红灯笼下悬垂的流苏轻轻晃动,裹挟着年的讯息传遍了大街小巷。年集上,泛着墨香的春联随风舞动,白气氤氲的小摊上弥漫着饺香,充满着松柏清香的树枝成捆排排坐好……年味也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年味,在一双双捏合饺子的手中。
饺子是新春必不可少的嘉宾。取一小撮面粉洒下,指尖轻旋,推动擀杖,一个宛如山茶花瓣般的饺子皮便成型了。在中央点上一抹翡翠玛瑙似的鲜腴,将边缘合拢捏出十二道褶。“十二个褶守十二月平安。”儿时,奶奶总会握着我的小手这样说。
年味,在一双双书写春联的手中。
匆忙岁月间,家门旁的春联已泛了些许白,是时候以“新桃换旧符”了。望着那鲜艳的红梅纸在镇纸下舒展,吸饱了墨汁的毛笔欢快地在红纸上奔跑,留下“蚕头燕尾”的足迹,我心中感慨万千,指尖轻抚过红底黑字的春联,眼前好似闪过了千百年来人们书写“新愿”的身影。如今,那身影也有我的一份。
年味,在一双双点燃火焰的手中。
家乡有个独特的风俗,便是在大年初一早晨点燃松柏枝,取祛病消灾,长命百岁的美好寓意。“呲啦”一声划着火柴,刹那间,细小的紫色火苗在绿枝间跳跃,“噼里啪啦”的笑声扬起了人们的嘴角,充满期许的祝愿藏匿在指尖,饱含希望的美好流进心里。目光追随着那一股股直冲云霄的黑烟,仿佛带走了新一年一切不美好。一缕温柔细腻暖意,就这样淌进了心里。
无论是学习包饺子,书写对联,还是燃烧柏枝,都是一种传承。在中华民俗千百年来浩荡的征途中,我们是浪花,也是岸。年的味道,只有绽放在指尖,才能永存于心间。
八年级 李炎羲
年味儿,从指尖流淌到心间
睁开眼,年的喜悦便盈满心房。望向窗外,小区门口,店铺门面都挂着艳红色的灯笼,属于年的记忆渐渐浮现。
丰饶年·购年货
年前,就属商场热闹,喜庆的乐声游过耳畔,将欢乐送给每一个人。一张张笑脸洋溢幸福喜悦。拿起要购置的年货,触碰的一瞬间,属于“新”的年味便趟过心间,留下甜滋滋的感受。
迎福年·贴春联
缓缓撕下旧时春联,抚过红纸,“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。一个个墨色浓厚的字样就仿佛在向幸福招手,展开一张“福”字,贴在大门口,心中就留又一次种下美好的期盼。大声朗读联中词句,年味就又浓了一分。
除霉运·大扫除
迎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,家家户户便要忙着大扫除了,夜的帷幕拉下——可得抓紧了!挪开沉重的沙发,快速扫去灰尘,握紧的扫帚仿佛是祛霉运的“神器”扫一下就减一分霉运,因此,我不肯放过任何犄角旮旯,恨不得将地面扫的一尘不染。
庆祥和·跨年
除夕之夜,万户通明。家人围坐一桌,灯火可亲。年夜饭的香气充满鼻腔仿佛是幸福的味道,一整桌的菜品色,香,味俱全,色泽鲜亮,可口诱人,好似在争抢:“快吃我,我最好吃啦!”于是 ,每个人都捧了个“将军肚”。饭后闲谈,总会提及往昔,又总会聊起未来,那时,大人们的眼中就会满含令人琢磨不透的光,演绎时光流转变迁。
跨年倒计时!“......三!二!一!”那一瞬,欢喜盈上心头,满眼皆喜乐,急忙奔向窗边,五彩烟花盛绽空中,平日里会嫌恶的聒噪炮响此刻也化作新年祝福,尽管隔着窗,却依稀觉得触到了烟火,炙热感流经全身,斑斓颜色透过窗映射在瞳仁,思绪飘飞,甩过耳边炮声,绕过烟花烂漫,浸入去日的溪流。
喜贺岁·红包
“恭喜发财,红包拿来!”小孩子们调皮地伸出双手,眼含期待,捻着红包的纹路,那喜悦流经心间,笑容就不觉间爬上脸颊。抚过窗纸,感触纸质之径,期盼下一个红包的到来,这年味便活了起来,欢呼着,雀跃着。
......
人间烟火,烟火人间。“年”如此周而复始,但年味在心中千载不衰,它从一次次指尖的碰触直抵心间,留下永久追忆。
烟花易逝,人情长存。
八年级 赵泽楷
年味儿,从指尖流淌到心间
春节将至,年味至浓处便是手写春联的墨香。早晨刚醒,走出房间发现台阶上已结了一层薄霜,院角的梅花正散发出阵阵幽香,这幽香中还参杂着阵阵墨香,我抬头看见祖父正在磨墨,他准备写新年的春联。
祖父的字儿写得很好看,在村中也是小有名气的,所以打我记事开始,家中的对联便都由祖父承包,有时也会有别的村的人过来请他写春联儿,在他写春联的时候,我总在他旁边看,耳濡目染下,我也写得了一手好春联。
“快过来写春联。”祖父看到了站在台阶上的我。但我却不打算写春联儿,正欲逃之夭夭的时候,奈何他眼疾手快挡住我的去路。“怎么?你不想写春联儿吗?”我只好回答他:“现在村里人早都用上印刷的春联儿了,手写春联儿哪比得上印刷的。”爷爷听到后愣了一愣,眼神中的光彩似乎暗淡了一分,眉毛也缩成了一团儿,一声叹息后,他将毛笔硬塞在我的手中,良久,痛惜地说:“你不写春联,我也不写春联,难道要让它消失吗?”随后摇了摇头。
我的一副春联儿写完了,但直起腰看时,字却歪歪扭扭,好似盘山公路扭在红纸尖。欲要放弃时,祖父过来提起了笔,他先用镇纸压好纸的四角,然后磨墨,待到磨好后,他悬腕挥毫庄重的写下了福字。“写字就像做人要沉稳,不要忘本。”他的话很轻,却一直萦绕在我耳边。
福字刚贴到大门口,便有人驻足观看,还有几个路人问这是在哪买的春联,写的这样好看,我不语,只是举起了沾满墨汁的双手,脸上绽开了花。
第二天朝阳升起,那个福字似乎在阳光下跳起舞来显得分外灵动。爷爷站在我身后“怎么样?是不是比那卖的春联好多了?我面朝阳光,用心感受着指尖的墨香,这墨香里充满了年味,好似泉水,静静地流到了心尖,氤氲、扩散。